成功案例
success cases鍶88(88Sr)作為一種中性原子,在量子計算領域具有巨大的應用潛力。它屬于堿土金屬元素,具有特殊的能級結構,這使得它在量子計算和量子模擬中非常有用。鍶原子可以從亞穩態激發到里德堡態,這一過程中存在合適波長的光鑷可以同時捕捉亞穩態和里德堡態原子,有效抑制激發過程中多普勒效應引起的退相干,有望大幅提高多量子比特操控保真度。近期,香港科技大學相關課題實驗組采用鑫圖Aries 16和進口sCMOS相機對鍶88原子進行實驗研究。如圖1所示,研究人員使用Aries 16相機對鍶原子461nm波段的信號獲得
查看詳情電介質電濕潤(EWOD)通過高電容離子凝膠構建高效電潤濕界面,實現非機械光束控制(OBS)。該項技術主要基于EWOD的液體棱鏡(LP),它利用電潤濕調節光束方向,精確控制光路。實驗結果顯示,該系統能在X軸和Y軸上分別調整光束高達14.82°和14.39°。并在自由空間光學(FSO)和水下無線光通信(UWOC)系統中實現高達1.9 Gbps和1.7 Gbps的數據傳輸速率。這些成果充分展示了EWOD技術在光通信中的潛力,同時也為未來的技術改進和設計提供了重要參考。圖1 (a) 沿 X 軸和 Y 軸
查看詳情納米造影術是一種多功能的添加劑納米制造技術,通過靜電相互作用將各種類型的合成納米顆粒(NPs)組合成納米級精度的任意形狀。通常情況下,這些 NPs溶解在攜帶凈電荷的極性溶劑(如水或乙醇)中,但極性溶劑的靜介電常數一般較大,從而降低了NPs的組合效率。該論文研究人員為了解決以上問題,通過研究鈣鈦礦量子點在非極性溶劑中的靜電組合,觀察到了意想不到的符號依賴組裝效應,這表明盡管鈣鈦礦量子點是在非極性溶劑中合成和分散的,但它們仍攜帶凈電荷。為了證實這一結果,研究人員對單個鈣鈦礦量子點進行了EFM測量,結
查看詳情共聚焦顯微成像技術的開發不僅要突破光學、探測器、計算機視覺等跨學科知識壁壘和核心技術發展的挑戰,其商業化還要解決儀器整合穩定性、應用復雜性以及用戶需求多樣性等應用難題。該技術自1950年代提出理論概念以來已歷經60多年的漫長發展和演變,現階段依然僅有少數廠商具備商業化的實力。近期,北京艾銳精儀科技有限公司 (www.airy-tech.cn) 依托北京大學席鵬教授課題組的雄厚研發實力發布了自研的商用轉盤共聚焦系統(Nova-SD),引發國內科研市場關注。圖1 北京艾銳精儀科技有限公司發布的轉盤共
查看詳情氮空位 (NV) 中心作為生物相容性磁強計的應用引起了研究人員的極大興趣。NV中心是一種點缺陷,它由金剛石晶格中的空位和與之相鄰的取代氮原子組成,這些缺陷在室溫下表現出光學可尋址磁場響應,這一過程稱為光學檢測磁共振(Optically Detected Magnetic Resonance, ODMR)。來自德國農工大學的研究者開發了一種NV傳感器的寬場弛豫測量法,該技術在室溫下應用,無需微波控制頻率或感應磁場。研究人員測量了摻雜磷的塊狀NV傳感器的弛豫時間,結果優于參考值。此外,NV金剛石中的
查看詳情當前量子點發光二極管已經擁有接近和內部統一的量子效率。進一步提高外量子效率則需要更高效的光子反耦合。提高光子發射的方向性被認為是可行的方法。本研究中展示了一種提高發射指向性的膠體量子點薄膜。通過生長一個非對稱的壓縮殼層,能夠提升它們的帶邊態簡并性(band-edge state degeneracy),這會使得具有平面內偶極矩的激子大量存在,從而實現高效光子解耦,由此獲得的增強的發射指向性為顯著提高外部量子效率開辟了道路。圖1 光學、形態和晶體結構表征。研究了流體靜力(A)和雙軸應變( B )
查看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