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案例
success cases可視化化學反應過程對于理解反應機理至關重要。例如,涉及單個納米催化劑的化學反應的信息對機理研究具有重要意義,對于指導選擇活躍的納米催化劑至關重要。
本文以暗場顯微鏡(DFM)觀察Au-Pt核殼納米顆粒(AuNPs@Pt)的電催化反應為例,結果表明,在DFM作用下,納米材料的散射強度顯著增強。這意味著通過DFM觀察散射強度的變化,可實時追蹤點催化過程,從而有助于揭示反應機制,并為表征電催化活性提供新方法。
圖1 (A-E)納米氣泡產生時AuNPs@Pt50、AuNPs@Pt100、AuNPs@Pt200、AuNPs@Pt400、AuNPs@Pt800的灰度DFM圖像。(F) AuNPs@Pt50, AuNPs@Pt100,AuNPs@Pt200,AuNPs@Pt400, AuNPs@Pt800的100個粒子的平均散射強度。(G) AuNPs@Pt50、AuNPs@Pt100、AuNPs@Pt200、AuNPs@Pt400、AuNPs@Pt800散射強度變化與粒徑增強的關系。
單納米顆粒成像實驗采用100倍油鏡(N.A. 0.6 ~ 1.3),以100 W鹵素燈為光源。實驗使用的是鑫圖彩色sCMOS相機Dhyana 400DC,在芯片制冷溫度達到-10℃時工作,主要用于捕捉納米顆粒或納米氣泡的散射信號。該相機配備400萬像素彩色sCMOS傳感器,6.5微米大像元很好地平衡了空間采樣率和靈敏度的需求,整體呈現較好的信噪比。
參考文獻
Xu S, Yu X, Chen Z, et al. Real-time visualization of the single-nanoparticle electrocatalytic hydrogen generation process and activity under dark field microscopy[J]. Analytical Chemistry, 2020, 92(13): 9016-9023.
該文章旨在為大家提供先進成像技術相關應用參考,部分內容摘抄于相關論文研究成果,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引用請標注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