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案例
success cases近期,南京大學相關課題實驗組老師采用鑫圖Aries 16和EMCCD相機進行了生物電致化學發光成像的實驗研究,實驗結果顯示Aries 16和EMCCD信噪比相當,且具有更大的視野范圍。
圖 1 組織樣本使用的是玻碳電極釕電化學發光;圖 1-A為Aries 16拍攝的電化學發光圖像,Low Noise模式,曝光時間10s;圖 1-B為EMCCD拍攝的電化學發光圖像,10MHz 16bit,Gain1 EMgain1000,曝光時間10s。
圖 2 組織樣本使用的是氧化銦錫(ITO)電極魯米諾電化學發光;圖 2-A為 Aries 16拍攝的電化學發光圖像,Low Noise模式,曝光時間2s;圖 2-B為EMCCD拍攝的電化學發光圖像,10MHz 16bit,Gain1 EMgain1000,曝光時間2s。
電致化學發光是通過對電極施加一定電壓產生電化學反應,反應產物與樣本上的染料組分產生化學發光的一種現象。由于單位時間產生的光子數很少,信號很弱,通常需要EMCCD級別的高靈敏度相機才能拍攝到實驗觀察所需的圖像。
Aries 16 是鑫圖在科學弱光成像領域攻克EMCCD替代的重磅新品。它具有16μm像元尺寸和 > 90%的量子效率水平,同時讀出噪聲實現了0.9e- 的關鍵突破,在極弱光下成像信噪比幾乎與EMCCD 相當;同時它不受額外噪聲因子影響,相比EMCCD具有更高動態范圍優勢;另外800(H) x 600(V)的分辨率,相比EMCCD成像范圍更大,能夠幫助用戶獲取更多信息點。